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线性支持向量分类机及其实现
阅读量:6547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4

本文共 3297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0 分钟。

转自:

 

本文讨论对于一般的分类问题,线性支持向量分类机(C-SVC)的实现原理及MATLAB代码实现。

  由于需要处理线性不可分问题,我们没法找到一个超平面可以完全正确的分化训练集,因此需要“软化”一些条件。由标准的支持向量机(SVM)的最大间隔法所导出的约束条件可以进行如下的“软化”:

      yi((w·xi)+b) ≥ 1-ξi , i = 1, 2, ... , n

  当ξi足够大时,训练点(yi, xi)总是可以满足条件的,所以我们不能让ξi太大,因此得给ξi一个惩罚系数,所以C-SVC的原问题可以归纳如下:

  minω,b,ξ  1/2||ω||+ CΣξi   

       s.t.  yi((w·xi)+b) ≥ 1-ξi , i = 1, 2, ... , n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ξ≥ 0i = 1, 2, ... , n      

  根据原问题,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对偶问题:

    minα  1/2αTHα-eTα       

  s.t.  αTy = 0       

    0 ≤ α ≤ C    

  其中,H = ΣΣyiyj(xxj), i = 1, 2, ... , n, j = 1, 2, ... , n,α = (α1, α2, ... , αn),y = (y1, y2, ... , yn)。

  对于得到的对偶问题,我们可以用函数quadprog()对这个凸二次规划问题进行相应的求解,所得到的结果即为α的解。代码如下:

1 % 选定适当的惩罚系数  2 C = 1.95;  3  4 % 实验数据heartData的存储格式为第一列是正负类的标记,其他列为属性  5 % 根据具体情况对y和X进行赋值  6 y = heartData(:,1);  7 X = heartData(:,2:end);  8  9 % 记录数据的规模:样本数*属性维数 10 numbers = size(X); 11 12 % 求维数为“样本数*样本数”的矩阵 13 H = zeros(numbers(1),numbers(1)); 14 for i = 1:numbers(1) 15     for j = 1:numbers(1) 16         H(i,j) = y(i)*y(j)*X(i,:)*X(j,:)'; 17     end 18 end 19 20 % 以下是几个约束: 21 % Aeq 线性等式约束的矩阵 22 % beq 线性等式约束的向量 23 % f 向量 24 % lb 存储下界的向量 25 % ub 存储上界的向量 26 Aeq = y'; 27 beq = 0; 28 f = -ones(numbers(1), 1); 29 lb = zeros(numbers(1), 1); 30 ub = C * ones(numbers(1), 1); 31  32 % 计算拉格朗日乘子,返回向量x,即拉格朗日乘子 33 [x,fval,exitflag,output,lambda] = quadprog(H,f,[],[],Aeq,beq,lb, ub, [], optimset('LargeScale','off','MaxIter', 500)); 34  35 % 将x中小于一定阀值的数置为零(机器误差) 36 for j = 1:numbers(1) 37     if(x(j) < 0.001) 38         x(j) = 0; 39     end 40 end

 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b的值。由于在求对偶问题的过程中,我们知道ω = Σαiyix, i = 1, 2, ... , n。所以b = yjTxj。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αj取(0, C)之间的数的时候,所得到的b是唯一的(具体证明在以后的随笔中会介绍)。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划分的超平面 ωTx+b = 0。所以决策函数为 f(x) = sgn( ωTx+b)。求b以及决策函数的代码如下:

1 % 计算向量w的值  2 w = zeros(1,numbers(2));  3 for i = 1:numbers(1)  4     w = w + y(i)*x(i)*X(i,:);  5 end  6  7 % 计算b的值(这里计算每一个y对应的b的值)  8 b = zeros(numbers(1), 1);  9 for i = 1:numbers(1) 10     if(x(i) > 0 && x(i) < C) 11         b(i) = y(i) - w*X(i,:)'; 12     end 13 end 14 % 将b中小于一定阀值的数置为零(机器误差) 15 for j = 1:numbers(1) 16     if(abs(b(j)) < 0.001) 17         b(j) = 0; 18     end 19 end 20 % 由于计算的原因,b不一定总是相等,所以这里取b的值为最大和最小值的均值 21 bNonZero = find( b ~= 0 ); 22 bval = 1/2*(max(b(bNonZero)) + min(b(bNonZero))); 23  24 %% 测试:通过已经求出来的判别函数对数据进行分类的错误率分析 25 26 % 记录分类正确的数目 27 correctNumbers = 0; 28 % 记录通过判别函数计算的结果 29 result = zeros(numbers(1),1); 30 for i = 1:numbers(1) 31     result(i) = w*X(i,:)' + bval; 32     if(((result(i) > 0) && (y(i) == 1))||((result(i) < 0)&&(y(i) == -1))) 33         correctNumbers = correctNumbers + 1; 34     end 35 end 36 % 输出正确率 37 disp (correctNumbers/numbers(1))

  上面代码中的测试正确率是这样进行计算的,将得到的决策函数在原始的训练集中跑一遍,因为是线性不可分的,所以不可能完全划分正确,我们将正确的数目除以总的样本数就得到一个简单正确率的计算,需要说明的是,要测试决策函数的好坏,判断C的选取,应该使用LOOCV等方法。

问题与思考:

 

1. 我曾采用的二维测试数据集为:

y = [1;1;1;1;1;-1;-1;-1;-1;-1];

X1 = [1.5 15;0.2 11;0.3 17;4 1;2 20;-10 -21;-2 -1;-15 -11;-1.4 -1;-2 -6.20];

X2 = [1.5 15;0.2 11;0.3 17;4 1;2 20;-10 -21;-2 -1;0.7 13;-1.4 -1;-2 -6.20];

其中X1是线性可分的情况、X2是线性不可分的情况。

对于数据集(y,X1)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,有两个支持向量(第四个和第八个)。此时b不为零的取值为-0.4188和-0.4252。

对于数据集(y,X2)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,有五个支持向量(第二、三、四、八和第九个)。此时b不为零的取值均为-0.4435。

所以我特别好奇为什么在前一个数据集上的测试中,得到的b不唯一。带着这个问题,我将不同的b的值都画出了相应的直线,得到了几乎重合的直线,因此我的解释是机器误差产生的,但是不知道这样解释靠不靠谱。这个问题还会继续去看看有没有办法解决。

2. 对于线性不可分问题的最大间隔法有理论基础吗?因为此时已经没有间隔了...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phoenixzq/archive/2011/10/29/2228449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内网IT风险管控解决方案
查看>>
卡巴斯基端点安全10.0针对ESET5.x主要竞争优势
查看>>
Java基础学习总结(7)——Object类
查看>>
Vim编辑器的使用
查看>>
Data Guard Broker配置与主备库切换指南
查看>>
linux部署安装maven私有库
查看>>
手动安装K8s第九节:创建dashboard和发布应用
查看>>
Spring学习总结(4)——Spring AOP教程
查看>>
SpringMVC权限管理
查看>>
7月第一周的几个问题
查看>>
python实用小工具介绍
查看>>
CentOS 6.5 64 安装 mysql-5.7.19
查看>>
DNS基本原理
查看>>
iOS 中json解析数据出现中文乱码的问题
查看>>
spring工程在eclipse 运行报错:找不到ContextLoaderListener
查看>>
java连接AD域
查看>>
常见下载节点
查看>>
python 之 requests 模块
查看>>
linux: bash登录的显示信息设置以及环境配置文件.
查看>>
Spring boot环境搭建(二)- 代码分离、日志文件配置
查看>>